回归——从奢侈品牌去Logo化谈起
发布日期:2015-07-27浏览:2003
当象征奢侈、豪华、高品位、独特、稀缺、珍奇、小众群体、非生活必需品的奢侈品品牌,一旦有朝一日遍布街头,甚或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基本人手一件,它注定已不是奢侈品,充其量变成了有某特殊意义的符号而已。真正的奢侈,是奢侈在骨子里,而不是恨不得背着大Logo满街飞。
奢侈品牌的去Logo化,早已成为趋势。真正的核心消费者是不愿意看到满街Logo飞,继而不得不忍痛放弃,从而选择更低调,或隐形Logo的品牌。LV的危机,已经让太多人看到了前车之鉴,爱马仕的H,也面临同样的危机。随着资讯的开放和消费理念的改变,中国的消费者,也在逐渐理性。
一方面,是国际品牌在华市场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。另一方面,也给我们的国内民族品牌一个警示。
曾几何时,我们国内的品牌,一定要加上一个有洋味的产地,才能卖得好。Levi's(李维斯)、CLINIQUE(倩碧)等国外二线品牌,在中国都经历了华丽的转身,由“平民”变“贵族”。洋品牌就是卖得好,其实这些在国外都只是二线品牌,在国内就卖出高得多的价格,身价也由二线直追一线。同时,我们国内的品牌和产品,一定要注册成意大利、法国、英国、美国、德国、西班牙、韩国、日本……最起码也要把公司注册到香港,说出来就是香港的品牌,这样才有一定的市场。这无疑是我们民族品牌的悲哀。
记得以前有一相当有购买实力的朋友,告诉我说她们家买东西都是到某某高档商场去买,买意大利、法国的品牌。我当时就问她,那你一般买什么牌子的?结果她说了之后我不禁哑然失笑。因为她说的这几个牌子,总部地址都离她家十公里不到。
后来当我直言告知的时候,朋友极为尴尬,恨恨的说:“发誓再也不买这些假洋鬼子了。”殊不知,这些企业,也有她们的难处。东莞的品牌,跟意大利的品牌,哪个单价能标得更高?广州的品牌,跟法国的品牌,消费者又愿意选择哪一个?当企业面对先生存才能再发展的现状时,你说他选择哪一个?大多数当然愿意选择捷径。
达芬奇家私也好,卡尔丹顿风波也好,所谓的假洋鬼子,这只是被媒体捅出来的,其实各行各业还有更多更多,不胜枚举,这些媒体曝光后的品牌,大家议论纷纷。但其实,是市场的环境,消费者的浮躁心态造成了这样的现状。
其实,民族品牌的产品不见得差,论材质、论品质,论做工,很多国际品牌也是在同样的生产线上加工的,Made in china谁都不陌生。我们的民族品牌,缺的是品牌基因,品牌文化,品牌信仰。很多品牌是没有信仰的,今天这个好,我做这个风格;明天那个好,我做那个风格;或者今天这个大牌这样做,我学;明年那个大牌那样做,我还学;到最后,找不到自己的品牌基因,没有自己的品牌信仰,整个产品系列就像一个五色拼盘。试想,自己都不确认自己的基因,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信仰,那怎样让别人去尊重你,怎样让别人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的追随你呢?
当然,也有一些民族品牌,多少年如一日,始终坚持自己的基因的,注定令人尊重。例如国母彭丽媛捧场的广州女装设计师品牌“例外”,确实是宁可少开店甚至压缩门店数量也要保持品牌基因的。她的店铺并不多,但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;例如北京的高端成熟女装“白领”,多年来始终坚持自己的高端、小众顾客群体,决不肯为盲从弯腰,坚持自己的公司“全员营销”的文化和绅士服务风格,由此才创造出2011年白领女装华贸未来空间店单店单日销售300万的奇迹……他们虽然现在还称不上奢侈品,但他们是令人尊重的民族品牌。
但同时,国人甚为骄傲的“茅台”,本是最有机会成为奢侈品的中国品牌,茅台镇自身的悠久历史,独特的文化和高端的品质,和国家领导人的渊源等,都是其良好的品牌根基。但其过多的依附“官商文化”,无形中成了官员酒、腐败的代名词。大量直白的广告更是让我们难觅奢侈品骨子里的骄傲和典雅。是迎合阶段性的市场利益?还是塑造品牌长青之路?这些,都值得我们去思索。
民族品牌的有待崛起,假洋鬼子面临的危机,逼着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,消费者在逐渐理性,更逼着我们务实,务实,再务实。回归,回归,再回归。
直到找到真正的自己。